深圳大学校友创业联盟

加关注0
联合深大精英,成就商界群星!源于深圳大学创业协会
VIP   VIP企业会员10年商界翘楚

              翘楚商务支持

客服电话

0755-86501200

会长陈增浩参与专业投资人“残酷”点评校园创业者

2012-10-01 IP属地 火星 110
9月2日、3日,由全球创业周中国站组委会、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主办的第二届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校园伙伴峰会(GCC峰会)在上海举行,全国80所高校的创业社团负责人齐聚申城交流经验。商报记者在活动中发现,尽管这些创业者在校园中出类拔萃,但在专业投资人眼里,他们太显稚嫩。中国的校园创业以及高校创业社团的发展任重道远。
 
明显硬伤难见技术创新
 
“我们公司专注企业社会化媒体管理咨询”、“我们要打造高校二手货交易网站”、“我们计划在写字楼里开‘书吧’服务白领群体”……昨天,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校园伙伴峰会进入第二天,由校园创业者组团模拟“项目路演”,向创业伙伴和评委秀出创业想法和商业计划书。
 
“虽然是‘过家家’,但最好有点技术含量。”看完学生的项目路演,活动评委、创业公社联合创始人李易的点评一下让会场安静了下来。“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创业项目的技术含量太低。一提到创新,就是微创新,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几乎看不到技术创新。”李易说,“要知道,在以色列,每个家庭都会有几个技术发明。”
 
商报记者了解到,以色列称得上是硅谷火种在全球最好的承接者与复制者之一,最近十多年来,其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尤为引人瞩目,在电信、IT、生命科学等多产业领域涌现出一批拥有领先技术与产品的新兴公司。李易以以色列为例,是希望和引导中国学生在技术领域多做尝试和创新。
 
少提“蓝海”多写“干货”
 
技术创新不足是硬伤,那么校园创业者所关注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否能得到评委的肯定呢?很遗憾,另一位评委、新中欧创投接力基金的投资总监刘春松,同样向这些创业者指出了不足。
 
“可能是因为大家没有经历过市场实践,所以商业计划书过多关注了创业理论,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阐述不清。”刘春松表示,创业者花了大篇幅去描述项目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前景,“但我是投资人,你不需要告诉我市场有多大,你必须告诉我的是,项目怎么切入细分市场,怎样具体落实,怎样把钱赚出来,这些在大家的商业计划书里还是很欠缺的。”
 
在李易看来,这些商业模式也谈不上创新。“我今天不止一次听团队说自己的项目是蓝海项目,可我发现一个也不是。”李易提醒创业者说,“蓝海在中国已经被提烂了,投资人一听到就反胃。社会上有一些不好的倾向,同学们不要去沾染,商业计划书要扎实一些,而不是老去贴标签。”
 
残酷是走向社会第一步
 
对于两位评委近乎残酷的点评,上海师范大学创业协会会长朱园觉得十分赞同。
 
“学校里的创业团队思想还有很大局限性。我们所接触的都是大学生,往往是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很少有创新点。评委站在专业投资人的角度帮大学生,对我们要求高,说明没有把我当学生,而是当作商业化运营的企业。知道残酷是走向社会第一步。”深圳大学创业协会会长陈增浩告诉商报记者,评委的点评到位,非常有实战型的意义,“活动的收获也超过了学校的挑战杯。”
 
对于活动本身,两位创业者也是感受良多。“学校里创业的就那么几个同学,创业只喊不做;而在这个平台上,各个学校的创业先锋在专业知识上懂很多,几乎所有的伙伴都关注财经媒体和微博,会给出意想不到的建议。校园伙伴峰会的确是一个碰撞思想、开阔视野的好平台。”
 
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校园伙伴峰会的主办方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表示,日前教育部发文,拟将创业教育纳入本科教育大纲的基础教育课程,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校园伙伴峰会希冀,通过创业社团负责人来感受比较真切的路演和评审过程,将相关的概念植入广大高校学子脑中。